1
|
陈旭东
|
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
|
一级公共营养师,食品工程专业工程师,莲都区首届拔尖人才,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
潜心专研食品酿造技艺,践行科技创新,使濒临倒闭的百年酿造企业重现勃勃生机;桔子果醋生产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该产品获得浙江省农业博会金奖、浙江省名优博览会银奖、丽水市新农村建设创新奖等荣誉。
设立科普馆,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宣讲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酿造文化,多年来累计接待超过3万人次,年均接待近百场次。
|
2
|
张 燕
|
龙泉市
人民医院
|
从事基层公共卫生工作15年,对医院传染病管理诊疗,应对全市各种传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防控部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健康浙江”的路线,全面做好医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负责牵头成功创建“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
2016年抽调至龙泉市创卫办任技术指导科科长一职,期间参与制订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各种方案、指导性文件,指导全市各单位部门、13个社区、26个城中区做好全市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病媒生物防制等方面的工作,荣获“浙江省优秀团员”、“丽水市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龙泉市省卫复审先进个人”、“龙泉市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
3
|
郭巍
|
浙江三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积极带领团队参加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产业化”、省工业与信息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年产2000套智能低压(直流)成套开关设备技改项目”、县科技计划项目“基于IEC61850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研发”、“程控无功测试电源的研发”、“三辰公司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智能油茶籽热风循环烘房研发”、“基于无线广域网技术的直流电源及其远程监控系统”和县科技产出绩效挂钩补助资金项目“新型电控配电设备的研制和产业化”、“补偿式程控线路有载调压系统的研制和产业化”、“10KA大电流恒流电源的研制和产业化”等科研课题的研究。科研项目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9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发明专利实审2项,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
|
4
|
张大伟
|
云和县林业局
云和县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20年来,一直坚持在生产第一线重河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经营管理,爱岗敬业把示范园区建成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
1、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园区是集农业良种引种、选育、新技术推广于一体的试验示范基地。被命名为 “浙江省林业保障性苗圃”和国家级“科普惠农”示范基地。
2. 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为果树、油茶和珍贵彩色树种产业等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推广。引进梨等新品种235个,建立品种园,培育和推广40多万株,示范带动云和雪梨1万多亩。
3、开展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开展“云和雪梨高效栽培技术和产业化研究”等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提高了农村农业科技含量,有效解决了广大农民的种植技术难题。
|
5
|
毛可荣
|
庆元县食用菌管理局(科研中心)
|
从1994年7月—至今,主要从事食用菌技术研发、推广和菌种生产管理等工作:
一、先后参与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县级科技成果2项,县级科技项目2项,县级富民强县项目2项。
二、扎根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下乡服务活动:累计接受菇农技术咨询50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0000多份;深入乡村,与当地乡镇政府联合组织举办“菇乡师傅”等技术培训班30多期;不定期对菇农进行生产技术跟踪服务,累计下乡服务500多次,接受技术服务达2000多人,发放各类技术资料4500多份。
三、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篇。
四、获奖情况:1、获浙江省农业厅技术改进奖一等奖1次;2、获浙江省星火奖三等奖1次;3、获市级农业丰收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1次;4、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5、获县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6、2004年获浙江省年度农作物生产新技术推广先进个人;7、2006年度县级先进工作(生产)者;8、2008年度“十佳服务型机关干部”;9、2004、2005、2007、2015年获局级先进工作者;
|
6
|
吕晓天
|
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工程师,在岗科研期间,敬业奉献,严谨负责,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在机械研发领域具有十几年的经验,对高端拉床、专用机床及机器人集成智能化成套装备创新有着独特的专业见解,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带领攻关重大科研项目,促使公司产品科技含量、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市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推动了拉削装备行业的技术革新,工作业绩及社会影响尤为显著
|
7
|
吴学平
|
遂昌县种子加工中心
|
多年来扎根基层,为遂昌山地生态蔬菜和杂交稻制种2大农业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增效方面作出较大贡献。到2016年底,全县山地生态蔬菜生产面积达到4.9万亩,实现总产值2.18亿元,使之成为遂昌3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发展杂交稻制种1.13万亩,产值突破5000万元,使制种成为遂昌县特色农业产业,遂昌一跃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杂交稻制种基地。
近年来先后获首届丽水市“十佳农技干部”、“丽水市优秀共产党员”、“丽水市十大生态文明先锋”、“浙江省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浙江省农业推广贡献奖” 、“全省农作系统先进个人”等多项市级以上表彰,2013年6月入选丽水市138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8篇,参与编写论著1部
|
8
|
潘法
|
松阳县人民医院
|
1、9年来始终奋战在一线,诊治疑难杂症,认真做好带教工作,毫不保留技术;2.积极深入乡村、街道、社区及敬老院诊治病人;3、在县级医院较早创建血透中心,规模不断扩大,现在丽水市透析规模、正规化处于先进水平;4.率先在丽水市开展动静脉内瘘术,并创新性的针对静脉细小患者采用改良的端端吻合术,同时能开展高位内瘘术,巨大动静脉瘤剥离及内瘘成形术,现已成功手术320余例,在丽水无论例数、手术难度均处于先进水平;5.各种深静脉导管植入术450余例,1年前使用新型导管,采用撕脱法行颈内静脉长期导管植入术,成功解决了血流量不足问题,该项技术在丽水领先;6.在浙江省二级医院较早开展肾脏穿刺活检术,现例数达15例,以及肾囊肿穿刺引流术;7.松阳县第一例诊断弥漫性肺泡出血、淀粉样病变、Good-Pasture综合征等疑难罕见病;8.率先提出松阳县慢性肾脏病发病现状及担忧,并首先提出可能与松阳人嗜好端午茶等草药有关;9.松阳率先开展心包穿刺引流术、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10.首先使用大剂量甲强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急进性肾炎、ANCA相关性肾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9
|
陈小伟
|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
浙江省首批医坛新秀,省级县域龙头学科后备带头人,丽水市138人才培养对象,景宁县第三届科技新秀,景宁县首届十大名医,海西骨科委员会委员,丽水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委员,景宁县科研项目评审专家。近年来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分别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20余篇,多次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术会议暨COA学术大会上交流。共完成县级重大科研项目3项,主持市级项目(中老年畲族人群25(OH)D营养状况调查及对策),主参市级科研项目2项,2017年,一种脊柱胸腰椎后路手术钳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
|
10
|
夏建荣
|
浙江兄弟之星汽配有限公司
|
创办浙江兄弟之星汽配有限公司以来,敢于打破传统的观念和理念,重视公司科技创新,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雨刮片和滤清器科技研发团队,个人取得专利62项(发明专利6项),带领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开发的“顶刮刮”牌雨刮片和滤清器享誉国内外,带领公司团队自行设计的全自动点焊机、全自动阀门装配机、全自动有骨雨刮装配线等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成本效果显著。
曾荣获中汽协“精益管理优秀个人”、“中级融资规划师”、“浙江师范大学特聘兼职教授”。
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丽水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16年度丽水经济开发区企业创新奖,公司的顶刮刮商标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
|
11
|
蒋燕锋
|
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共获厅市级以上成果奖7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市厅级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2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2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审定省级良种1个;研发新产品4个;制定市级地方标准5项。2013年、2016年分别入选丽水市138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第一层次培养人员,2014年被评为丽水市优秀科技特派员。其中,研究提出的“林下多花黄精复合经营”和“林下活树附生栽培铁皮石斛”复合经营模式,被列入浙江省十大林下经济典型模式,在庆元建立的锥栗-多花黄精复合经营示范基地被认定为2014-2015年度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浙江省仅4个)
作为丽水市林业高层次人才结对帮扶活动林药团队主要成员,积极主动联系服务对象,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多项技术难题;作为丽水市科技特派员重点转化推广林药复合经营技术,建立示范基地3500多亩,培训1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多份,年新增产值1.5亿元,年新增利润0.5亿元。
|
12
|
陈敏华
|
丽水市人民医院
|
从事糖尿病教育工作12年,为中国糖尿病教育工作者、省糖尿病专业委员、省糖尿病教育管理委员、市糖尿病防办副主任。积极投身于丽水市的糖尿病防治工作。
(1)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糖尿病防治技能,近5年举办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及基层糖尿病防治培训班15场、举办丽水市糖尿病知识竞赛3次,开展全市糖尿病管理现状调研2项,推广糖尿病适宜技术3项,到9县市30多个乡镇进行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2)为规范各县(市)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制定丽水9县(市)糖防办工作重点和考核标准,并进行督导和考核,协助市卫计委和市疾控中心开展糖尿病管理项目。
(3)为普及人民群众对糖尿病防治知的认识,每年举办重点科普项目1项、举办“关注1型,共创美好未来”等专题活动2-3次,在宣传日期间开展科普活动,深入社区、学校及机关单位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宣讲8次以上。
(4)为提高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自我管理能力,开展“天使关爱项目”、“血糖管理三人行”等项目。
连续两届被评为“绿谷名护”,近3年发表专业论文4篇,获丽水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主持丽水市科技局课题1项,参与课题9项,开展新技术5项,其中获新技术三等奖1项。
|
13
|
周锦连
|
丽水市农业局农作物站(种子管理站)
|
二十几年来,以服务广大农民为己任,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为目标,在农业领域蔬菜方面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及时解决农民生产上实际问题。近年来,先后11项成果获得省部、市级各类成果奖励,编写技术著作4部、发表论文11篇、申请专利2项。通过这些技术成果示范应用推广,解决了茭白苔管平铺育苗技术、山地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豆类蔬菜连作、病虫安全防治等一大批关系产业发展技术性问题,加大了蔬菜瓜果多样化增效技术、茭白多模式发展技术、蔬菜安全生产技术等推广应用,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菜篮子供应,产生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与生态效益,也使丽水市的蔬菜产业得到稳定发展。
|
14
|
梁根才
|
浙江佳途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参加工作32年主持了我市多项公路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并获得了5项省级奖(三等奖4次,表扬奖1次)。7项市级优秀勘察设计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参加了省交通科研所主持的浸水加筋挡土墙(也称景宁墙)的科研项目(排名第四)。该项目的科研推广,为我市山区公路建设节省工程造价,作出了很大贡献。另外,主持了省交通厅举办的“山区公路挡土墙失稳机理与加固技术的研究应用”课题的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发明了两项国家专利,为我市山区公路挡土墙修建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及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参加了浙江省地方标准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控制应用技术规程的编写工作。为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的推广应用作出了一点成绩。多年来在国内重点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同时还积极主持多项科研项目为我市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15
|
吴昊旻
|
丽水市气象局
|
2013年和2014年,先后入选“丽水市138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和浙江省气象局首批“气象百名优秀科技人才工程”青年科技英才。
业务能力过硬,在做好网络管理和技术把关的同时,积极带动年轻同志开发业务相关软件和网站20余个。在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应急期间,始终坚守在气象工作第一线,积极参与里东和苏村滑坡现场抢险气象应急保障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
立足气象业务开展科研工作,历年来共主持各类科研项目6项,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7项,其中省级项目6项,市级项目4项,县处级项目13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5篇,其中核心论文18篇,多为气象学领域核心期刊;参与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核心3篇;参加交流文章25篇。先后荣获丽水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5项、闽浙赣皖军队地方气象联防会议优秀论文奖2项、浙中西部科技论坛优秀论文奖1项。
|
16
|
范蕾
|
丽水市食品药品与质量技术检验检测院
|
从事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质量检验及业务管理工作近13年,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与专业,不断学习现代检验技术,积极参与专业领域的科研建设项目。2014、2015年度被评为丽水市药学会先进工作者,2015年获得丽水市畲医药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入选丽水市138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2015年被评为丽水市第二届“绿谷新秀”,2016被评为丽水市“青年岗位能手”。
近年来先后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参与浙江省丽水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丽水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对丽水本地特色中药材及畲药的质量做了系统的、较全面的调研。至今在国家一级、二级期刊以第一作者共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畲医药分会理事,丽水市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秘书长,2016-2017年入选丽水市科协科普宣讲团,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学术活动,邀请省、市专家来丽水开展专业讲座及授课,为全市从事中药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交流学习平台。
|
17
|
吴小明
|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
当任全国模具教学教研会常务理事、省市综合项目评审专家、市高级人才联合会高技能专家委员会员、丽水市首批工业科技特派员。主持与主要负责建设完成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青瓷产品创新设计与产业提升的3D数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省工业设计项目《双金属复合管同步啮合设计开发》、省公益性工业项目《精密量具微孔加工制造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等七项,主持《丽水市级轴承导轨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建设、主持完成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不锈钢复合管包覆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5项,争取财政资金支持515万。主持完成企业合作项目《精密导轨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不锈钢圆件冲压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新型智能开门机设计》《大导程丝杆精密制造工艺研制》等十多项,取得横向科研研发经费120多万元,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二十多项;公开发表核心科技论文十多篇,获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3项;获丽水市第一届工业设计大赛银奖;获省级机械创新设计、模具设计竞赛二等奖、三等奖。
|
18
|
王晓光
|
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浙江省325卫生高层次人才工程(医坛新秀)、丽水市138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丽水市高层次人才(第5类)、丽水市首席专家岗位主要学术技术骨干、丽水市医学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丽水市疾控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近年来主持、参与科研项目26项,发表学术论文65篇, 14次获得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励,申报科技成果4项,推广适宜技术1项,专利申请3项,递交国际基因库(Genbank)并收录基因序列57个。狂犬病病毒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遗传、进化等多角度阐明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特征、遗传变异特点、宿主动物及地理分布和扩散趋势,为浙江省狂犬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008年以来建成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网络实验室,累计检测各类标本21827人份,目前已初步建成浙南的公共卫生区域实验中心,为国家传染病专报、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提供了切实的实验室基础数据。先后构建了传染病病原分子快速诊断检测技术平台,全面带动公共卫生检验检测储备能力的逐步提升,2008年至今参与应急事件处置35次,原因查明率100%。上述专业优势在历次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快速制定疫情处置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19
|
邵初晓
|
丽水市中心医院
|
从2008年以来一直担任丽水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长期致力于丽水市抗癌事业的发展,为丽水市的肿瘤学术交流、提高肿瘤防治水平等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在丽水市抗癌协会会员大会上被推举为丽水市抗癌协会理事长。 在邵初晓理事长的带领下,2015-2016年抗癌协会作了如下工作:
1.不断扩大组织规模,完善组织建设。2.重视学术交流,开展学术活动。2016年,丽水市抗癌协会主办或协办各种学术会议共9场,其中由邵初晓理事长作为大会主席的“丽温台三地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参会人数逾300余人。3.对接新媒体,加大防癌抗癌科普知识宣传。指导协会于2016年创设了丽水市抗癌协会Logo,同时创立“丽水抗癌”微信公众号。4.重视癌症康复工作。每年举行抗癌明星庆生日活动,至2016年已经连续举办七届。丽水市中心医院获浙江省抗癌爱心单位称号、丽水市癌症康复会获浙江省癌症康复工作一等奖。5.成立志愿者队伍,关爱癌症患者。2016年4月成立义工志愿者组织“丽水蓝马甲”,是丽水市首支专门服务癌症病人的志愿队伍。
|
20
|
丁敏
|
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
从事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26年。工作期间致力推广先进林业实用技术,有效促进林业增产和林农增收,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1、主持和参加林业推广科技项目17个(主持5个,主要参加12个),其中中央项目1个、省级项目7个。
2、获省、市科技奖14项。
3、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7篇为第一作者),参与编写著作2部。
4、制定《山区笋用型毛竹林生态培育技术规程》等市级技术规程4个。
5、2013年至2016年任市级科技特派员期间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实施《毛竹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项目实施后,经济增效显著,基地于2015年获得“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的称号。
6、个人荣誉: 2012年丽水市林业局优秀个人,2014年丽水市科学技术协会先进个人,2015年浙江省基层农技推广优秀工作者,2016年丽水市新农村建设优秀个人。
|